开栏语
2017年3月1日,北京市八一学校将迎来70年华诞。从战火硝烟的晋察冀,到高科技前沿的中关村,八一学校几易校址。时空变幻,不变的是“思想领先,艰苦奋斗,严格要求,高度负责”的八一精神,是“培养具有中国精神的品质公民”的教育追求。70年中,有许多人的生命印迹留在了校史上,记忆里,更有许多珍贵的瞬间留在了影像资料里。翻看那些影像,有些留下了说明,令人唏嘘回味;有些画面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定人与事,令人遐想,希望探究照片背后的故事。因为我们知道每个留下记录的瞬间都是有意义的,不会是摄影师随意而为,它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校友们校园岁月的青春纪念。我们挑选出70张不同年代的照片呈现给读者,希望与大家分享70载建校历程的闪光篇章,也希望看到照片的校友能联系学校,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那段青葱校园里的人与情!
北京市八一学校书记牛震云
【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再度如约而至,今天,北京市八一学校也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所“红色传统校”的青春——五四表彰会。岁月如梭,从1989年到2016年,八一学校的五四表彰会在一眨眼间就走过了它的第28个年头。在这28年间,八一学校以全面发展、学生间的楷模等评选标准,将这份属于八一学校的最高荣誉授予给历届学子。如今,这些曾经遍布在学生身边的榜样学子们又散落何方?他们的身上,是否还有八一血液的流淌?让我们回味老照片,品味新故事,从掠影中品八一。】
藏在抽屉里的奖章
八一学校2003届高中毕业生、“五四奖章”获得者 梁妍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至今仍清晰记得十五年前的五月四日,是个非常晴朗的日子,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接过校领导授予的五四奖章。台下数千双眼睛看着台上,我的内心颇有些惴惴不安,也许是我多虑了,但又生怕承担不起这份荣誉,让奖章黯然失色。望着无比晴好的天空,大脑其实不断传来一片空白。
回家后,我把奖章深深藏于抽屉最深处,无形的压力仍像一张巨大的网迎面扑来。那个不怎么自信,又有些胆小的我从那一刻起,才开始第一次认真地思考人生的方向。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忽然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找到我的方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广泛地摄取知识,而我渴望得到的知识隐藏于广袤的大千世界中。仿佛突然顿悟了一样,思路突然开阔了,眼界也打开了。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每个人的价值观,做真实的自己。即使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我也一直本着严谨的态度处理每一件大事小事,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想来这应该是中学培养出的良好习惯与待人处世的原则。 那枚五四奖章仍藏在抽屉最深处,也深深地躺在我心底,对于它,不仅承载了六年的中学回忆,也记录着我的成长,提醒着我那分最真实的理念,不会因工作生活的忙碌而迷失自我。
历届五四奖章获得者
1989—1993 第一届至第五届 毕军 张新峰 何宾 费晓韻
何宾 王晨 郭雨 王擎
1994—1998 第六届至第十届
王擎 张旌 侯钟雷 蔡夷
郝燕艳 吕凯 郝燕艳 虞宙
侯钟雷 蔡夷 刘燕 王平
吕凯 武楠 郝艳燕 王雷
1997 第九届 张虹 张楠 王平 靳强 吕凯 武楠
张虹 刘燕 陈都烨 王平
靳强
1999—2003 第十一届至第十五届
霍强、焦竹、张虹、王婷婷
刘晨、刘燕、陈都烨、凌娣
马少婕 李逸 王佳宁 白明
孙镇清 梁妍 郭新亭 甄燕京
李晓苏 刘藤梓 杨祎 赵雨晴
梁妍 高娜 周博 陈昊伟
姚伯骅 王寅 王海峰
2004—2008 第十六届至第二十届
高加贝 安马太 范靖华 刘昊
胡夏 张天龙 欧阳芸 陈语心
陈慧遥 李源 何叶青 王源
范逸临 黄琰 刘家玮 何叶青
李宜然 刘抒羽 陈颀 夏梦颖
2009—2013 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五届
王亦周 于圣泽 吴丹 祝砚滴
尤宇琦 刘佳薇 王淼 刘海华
王琬泽 李家晖 梅元龙 沈天宇
袁泉 汤子毅 李雪阳 甄岳泽
胡彥洁 温浩然 徐骥文 李泽坤
2014—2016第二十六届至第二十八届
刘佳雯 于震京 杜洋 秦浩然
崔子源 王泊宁 赵嘉祥 崔杨臻
朱 烨 沈舒朗 唐璇 李韵卿
余婉泽
文章转载2016年5月4号《北京晨报》